【宿州助听器】听力训练适合2-7岁、且刚刚发现耳聋的聋儿家庭应用,它以活动为主,以日常生活环境为背景,采用亲子互动的形式,从助听器的配戴开始,到感知声音、辩听声音,逐步培养聋儿的听觉意识,为辩听语言,提高听觉能力,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1、乐声
目的:认识声音,增强孩子对声音的兴趣,适应助听器。
方法:
1.准备一台vcd或dvd机,一盘关于儿童音乐的碟。
2.选择一些欢快、简单、比较温和的曲子播放。
3.让孩子自己视听,同时家长可以合着音乐的拍子高兴的点头,拍手,用情绪来感染孩子,激发孩子的聆听。
4.可以让孩子随着音乐的节拍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,或是模仿一些动作。
提示:
1.助听器的音量开始应该小一些,在安静的环境中试听简单的音乐。
2.在播放音乐时,应注意音乐的声音大小要适当,在调节的过程中,应该由大道小。
3. 播放的碟片,也可以是关于其他的声音(例如:动物的声音、一些生活中的声音等),只要声音不刺激吵闹,最好能让孩子感受丰富多种声音。
请在正确答案上划勾。
A很有兴趣地参与游戏,并愿意配戴助听器。
B参与游戏,但仍不喜欢配戴助听器。
C只看家长做,不参与游戏。
D对游戏毫无兴趣,不参与游戏。
2、摸一摸,看一看,纸怎么“动”了。
目的:通过触觉、视觉感知声音的存在。
方法:
(1)将旧的纸片撕成小碎片,;最好是彩色纸。
(2)将小碎纸片撒在鼓面上。
(3)妈妈用力拍打鼓面,直到小碎纸片跳动起来。
(4)让孩子观察,小碎纸片为什么跳动。用手摸摸鼓面震动的感觉。趴在鼓边,用耳朵听一听有声音发出。
提示:
(1)最好使用鼓,而不要在桌面等家具上,以免孩子将来养成不好的习惯。
(2)孩子和妈妈可交换角色,妈妈来观察、听,孩子来拍打桌面发出声音,以此来增强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。
效果:
A很有兴趣地积极参与,并能较好了完成此游戏
B能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完成,但兴趣不大。
C对游戏有兴趣,只观察不参与。
D对此游戏毫无兴趣,不参与。
3、发声的“纸”
目的:感知声音的存在,培养聆听习惯,提示听觉注意能力。
方法:
(1)准备一张薄厚适中的纸(如:旧报纸,书页纸等)放在桌子上。
(2)妈妈和孩子坐到桌子边,妈妈示意除了一张纸,桌子上,手里什么都没有,孩子转过头。
(3)妈妈两手拿起纸,握住两边,在距离孩子一尺远,且高度与孩子耳朵等高的位置,反方向快速地抖动纸,使其发出“哗啦哗啦”的声音。
(4)如果孩子回头寻找声音,妈妈应立刻将纸放下,不让孩子看到手里拿着纸,有意制造一种神秘感,让孩子产生好奇心,如果孩子不回头,可将纸贴进孩子 耳边,借抖动纸时产生的风,让孩子感受到声音的存在。
(5)和妈妈交换角色进行。
提示:当和妈妈交换角色后,也就是游戏的过程基本完成时,妈妈可以模仿纸发出的声音,让孩子自己模仿。如果孩子不愿意模仿,也不用强逼,妈妈可以多 发几次,只要求孩子听就可以了。
效果:
A回头寻找声音,并要求自己来抖动纸发声。
B回头寻找声音,无其它要求。
C借助风能回头寻找声源。
D不进行此游戏。
4、电视机
目的:感知声音的存在,培养聆听习惯,提高听觉注意能力。
方法:
1.打开电视机,调到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节目频道,将音量调好。
2.带领孩子一起看节目,提醒孩子用耳去听音乐声。注意不要强迫孩子接受。
3.带领孩子大大方方地模仿电视中的情节或简单的动作。
提示:
1.调节音量应该由小到大,注意音量的适当。
2.最后的模仿过程中,应该尽量简单,带有趣味性,必要的时候可以分角色。
效果:
A很喜欢看电视节目,并愿意参与游戏。
B很喜欢看电视节目,但不愿参与游戏。
C不喜欢看电视节目。
D家长本身不知如何模仿,不敢带孩子参与游戏。 |